为了深入推进“两访两创”活动,践行学校关于开展“两访两创”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10月26日至28日期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基地、政治学研究院2012级“基地班”在本院309会议室召开了“两访两创”系列活动之导师访谈学生座谈会。为了更好地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座谈会分三次举行。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及参与基地班教学管理的高年级硕士和博士出席座谈会。会议听取了同学们对学校和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基地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同学们关心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
同学们在座谈会上踊跃发言,结合自己进校一个多月以来的学习生活,反映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就学校和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学业奖助、后勤服务、“基地班”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农业推广专业的学生提出学校针对农业推广专业学生开设的大课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农业推广专业应单独开课;在学业奖助方面,要求增加专业硕士的奖学金覆盖面,更好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在后勤生活方面,同学们对于住宿条件、食堂卫生、校车收费、校内交通安全等存在的不足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住在“产宿5栋”的同学要求改善住宿条件;在“基地班”的教学管理方面,同学们要求增强“基地班”管理的自主性,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为指导,自主管理本班事务。同学们的发言,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基地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的现状与诉求。
在同学们发言的过程中,徐老师和邓老师有针对性地对个别问题予以解答。老师、高年级硕士和博士、各位同学在这过程中还就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两位老师就大家反映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邓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在教学方面,教学管理团队会进一步完善“基地班”的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在生活方面,尽力向学校反映同学们的各类意见和诉求;在就业方面,会加强对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举办经验交流会,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徐勇老师最后作了总结性发言。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努力培养“基地班”同学的主人翁意识,“基地班”学生要实行自我管理。徐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肯定了同学们的进步。他再次重点阐述了“基地班”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通过对基地班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阐述,同学们认识到基地班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学习,还在课前和课后学习;不仅在学校学习,还要学校外的实践中学习,要培养“动脚”、“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中国农村研究院平台就是实现四种能力的渠道和途径。徐老师与邓老师的讲话消除了大家疑惑,为大家的学习生活指明了方向。
“两访两创”活动,即“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师,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创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教育事业发展先进,争做优秀人民教师”。开展“两访两创”活动是加强学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新时期做好学校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两访两创”活动,对于培养锻炼干部教师,密切干群、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访两创”系列活动之导师访谈学生座谈会的三次会议均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表示,“两访两创”座谈会既增强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也是群策群力推动学校和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研究生院的支持下,中国农村研究院在2012年成立了“重点研究基地班(包括基地调研班和基地海外班),以适应中国农村研究院的发展及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基地班”旨在培养一支专门的调查研究队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力争将中国农村研究院打造成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学术品牌和研究生培养高地。大家将以“两访两创”系列活动之导师访谈学生座谈会为契机,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不负众望,在“基地班”中成长成才。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