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是一种信仰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张春明
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入党似乎成为了考证之后又一个能体现个体优越性的指标。于是,初入大学校园,很多人都随大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可否认,递交申请书的时候,我并不能真正理解这意味着什么?我作为一个个体需要怎样去做才符合党对党员的要求。对党的认识也还只是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当时只是单纯地觉得,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
很荣幸在进入大学一年半之后,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有幸参加党校学习。党校不是我们在大学校园里接触党相关理论的唯一途径,但相比“马基”、“毛概”这样的课堂,党课在无形之中给了我们一种神圣感,学习氛围更加浓重。而且,老师讲授的知识要更透彻、更全面。
在前两次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涉及了党的性质和纲领。
首先,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党,它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有什么区别?这个政党性质又是如何逐步形成并体现出来的?通过学习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共十七大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概括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
纲领,即大纲和要领。是指相关组织根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那么同理我们可以知道,党的纲领即是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现在已走过90多个春秋,在几经风雨的发展历程中,党的纲领始终指引着党的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在以后的岁月中,党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在最高纲领指引下,并制定每个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最低纲领。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随后,在每个特定的时期,党的纲领会做出适合于环境的改变,可分为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初期以及新时期。新时期党的纲领是指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古今中外,对这种社会状态的憧憬不断涌现。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在中国,儒家经典著作《大道之行也》(出自 ≪礼记·礼运≫)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以说,中国光产党将共产主义做为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具有理论基础的,是符合人们的期望的。学习了党章和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对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我们知道
中国共产党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坚持党的领导,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党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一种对历史发展的认同。
不可否认,社会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现象。但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中,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以及去抱怨、去指责,不如让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党的方针与政策,关注时事,广览群书,提高修养,厚德博学,将来好经世济民,团结帮助同学,做好同学与教师间的思想沟通的桥梁作用,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参加多种业余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为早日入党创造机会。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