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党课上,我们观看了以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杨善洲》。我为他的事迹感动得落泪。现在,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情,写下以下感受,来纪念这个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的人。
这部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恪尽职守、坚持原则,永远把人民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的领导干部形象。在任上时,他狠抓农业,专注民生;退休后,他绿化荒山,造福子孙。杨善洲一心为民,两袖清风,鞠躬尽瘁。青山作证,他六十年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用一生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做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杨善洲是一个典型的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人。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有国后有家”理念;他公道正派,从不以权谋私;他胸怀天下,放弃功名利禄,去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善洲的一生淡泊名利,而也正因为这一点,他的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所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
或许有人会说,杨善洲的一生确实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这种话的人,应该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值钱的东西,但他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却胜似黄金白银,会让他的子女们一辈子从中受益。
在这部影片中,杨善洲最令我感动的有两点:一是公而忘私;二是一心为民。
在他的一生里,他没有为自己谋半点私利。为了公家,为了百姓的事,他可以不遗余力;可是为了私事,为了孩子的调动,他却“无动于衷”。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善洲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了教育、人事、劳动等各部门的官员上山,托他们解决了老师们的编制问题,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可是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分居两地的问题,已经通过了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她哭着求父亲帮忙,可是杨善洲始终不肯。最终,女儿掩面而去。其实只要杨善洲开口,地方部门一定会给他面子,毕竟他女儿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此时的他只是着急地说“咋办呢,咋办呢。”他甚至未曾想到过要动用关系来办私事。
杨善洲同志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他义无反顾地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造林面积5.6万亩。他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这就是一位退休的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
他的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吗?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那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原动力。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正是有了杨善洲的功德,才有了当地子孙今天的福报,才避免了2010年的那场大旱造成的损失。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他又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工作。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感天动地,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
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我们要学习他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勤恳耕耘。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坚持不渝,艰苦奋斗,从而实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我们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人民的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好好的为老百姓服务。
我们要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的人员谋取任何私利。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良好风尚。
最后,我们要从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要继承他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文学院第五十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第七组
张嫣然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