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听了第一节党课后,我发觉自己对万美容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青年”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于是课后查阅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写下这篇小结,以期回顾万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同时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青年是革命与建设的未来与希望
历史和现实都这样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青年一代所决定的。以中国为例,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青年有着特殊的渊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大多数成员都是青年。党的创始人陈独秀认为这批青年是“真青年”而非“伪青年”,李大钊也呼吁先有这批具有健壮体魄和新鲜信仰的“新青年”,后才可能有新国家。此后,青年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发挥着的作用有目共睹!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此起彼伏的学潮成为沉重打击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毛泽东盛赞学生的爱国行动,提出:“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青年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群体获得新的发展机遇。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活跃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各条战线的青年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奥运会的志愿者、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支持西部建设的大学生、支持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等,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代新人崭新的精神风貌。
青年时各种阶级势力争夺的重要对象
青年“跟谁走”关系到政党的生死存亡。革命时期,国民党同样看到青年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统治区内镇压进步青年的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加大对青年的拉拢力度。国民党在统治区域内公开争取青年,在敌占区秘密争取青年,在共产党的根据地和周围区域内采用极秘密的特务方式争取青年。但觉醒的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他们的这一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对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的领导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多种社会思潮下,国外敌对势力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下,加大对青年的价值观渗透,就客观原因来说,青年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一些青年容易出现政治信仰不坚定和理想信念模糊的现象。从主观原因来说,现在青年成长条件较优厚,许多学生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容易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少数青年的确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提高思想觉悟!
青年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新鲜细胞
青年人精力旺盛,有激情,反应快、敢创新,培养年青干部能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使党领导的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年青干部除了接受党组织的精心培养,自身也应该努力培养现代思维模式,加强创新变革的勇气,提高决策统御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不能止步不前,更不能倒退腐化。万老师在课堂上讲了河南第一秘书“李真”的反面例子,他从一位“少年政界奇才”到阶下囚,是他无视中国法律,放松对自身要求的结果!他28岁即成为省委第一秘书,5年间升为厅级干部,34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国税局局长,但位置越高,他想到的不是为人民谋福利,而是心系自己的私利。然而李真的堕落也不是一刻功夫,他的堕落也有一个过程。《地狱之门—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的作者乔云华在书中写到“李真无论是做秘书期间还是做国税局长期间,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至少他自己是想做好事的。”“下岗工人、无助的弱者都被他帮助过,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老干部,他的善良来自于家庭的教育。”李真堕落除了外界的诱惑、国家监督机构的不够健全,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一个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一个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人。青年领导人要以李真为鉴,不要步他的后尘,这也是他在狱中多次提醒其他官员注意的!
总之,我们青年要珍惜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栽培和信任,做党的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党校预备党员培训班4班 文学院第2组李迎亚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