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旋律
第一期恽代英党校培训班第三小组 外院 陈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段气势激昂、琅琅上口的旋律是我儿时无法抹灭的记忆之一,就算是现在,也时不时地脱口唱出,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欢快的心情,更是在这个时代对雷锋的一种向往的怀念。
小时候只是浅浅地知道雷锋是个好同志,他总是不留名地帮助他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雷锋精神只是定义在乐于助人的层面上。等大了些,对于雷锋的了解渐渐多了。在我的心中,他从浅浅的助人为乐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了。他把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落实到了每一件具体的小事中,他是那个时代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表征。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他也喜欢时尚,也喜欢照相等等。这样一个热情可爱又刻苦务实年轻小伙子的形象被重新绘在我的脑海中。
一、难忘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个时代,人们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私利奔走着,忙碌着,想尽一切办法的投机取巧。人们似乎渐渐地忘了这个当初的时代“偶像”,忘了他那闪闪的精神。人们变得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我们总在扼腕和谴责“小月月”和矿难等这种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但是我们同时也会质疑,这些令社会蒙上阴郁的事为什么会发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我们都把心的宽度缩小到了窄窄的只能容下自己的一方格子中,但是雷锋他把心扩大到了整个集体,整个国家,整个未来。我想,这就是一种信念,一种支持着有想法的人持之以恒他们的信念。人们分不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工作、办事情、处理问题时只顾个人,不顾整体,因为他们只体悟到了个人而没有觉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部分,没有归属感。
人们总是会在生活的繁琐中,磨掉信念,磨掉意识。这种信念和意识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民族精神。在高三的时候,我看到了季羡林的一句话“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时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当时我有种被深深击中的感觉;没过多久,我又看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我感觉我自己的思想已经改变了。我认为我应该为了整个集体,甚至是整个国家而努力,而不是个人,我觉得有一种热热的沸腾的动力支持着我走过辛苦的复习备考生活,坚定着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步伐。回想起来,这种充实不竭的支持动力,更像是一种信念,一种有责任的信念。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呼唤雷锋精神。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社团和活动,都体现了雷锋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比如志愿服务的社团,有意义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时代对雷锋的召唤。我们需要把这种精神一直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带到将来。
二、难忘他肯钻研的“钉子”精神
我有时候会觉得学到的知识不够深入,知识浅显的一些东西,当我又无力继续钻的时候,我父亲就会说,“这样怎么行,要有雷锋的‘钉子’精神”。对啊,我怎么能欠缺了这种精神和毅力呢?
雷锋他努力的抓住通过书籍、媒体等的学习机会,对自己学习的内容进行反馈和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形象地把学习的钻劲比喻为“钉子”精神,而这个信息更迭如飓风般的时代更需要时时更新的信息储备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我们是学习者,更要对事物的学习落实到深处,落实到根处。
雷锋他在日记中提到一位科学家对青年讲的一段话,启发青年要杜绝骄傲,虚心地面对一切。“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现在我们有时会觉得迷茫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内心有些骄傲,有些空洞。所以,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根扎牢,做事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有目的,有动力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像钉子一样。
学习雷锋精神不仅仅是30年前的时代潮流,更是现在乃至未来的时代趋向。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也很好地诠释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应是每代人的鲜活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这需要我们的共同的努力来唱响这个永恒的旋律。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