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真意、真情
——记刘兴策教授
一、知心的话儿对党说
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阳光明媚,我们文学院第四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十组的成员与文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刘兴策教授在古代文学教研室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座谈。在座谈会上,刘教授向同门学们讲述了自己艰辛而又壮丽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那坚定、执着的长达三十二年的慢慢入党路。
刘老师从自己的家庭出身谈到自己在学校的积极表现,从被保送进入大学谈到对党深深的感恩,又从自己一开始申请入党被拒绝谈到自己长达三十二年的努力和奋斗以及最终在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每一个片段刘老师都讲得非常动情,每一个片段同学们都听得非常投入,特别是当刘老师重读自己当年写给党的《知心的话儿对党说》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滚滚热泪,我们这些年轻学子深深地被刘老师震撼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得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在重温过去时情难自已?我想,刘老师的热泪一定是由感激、希望、失望、努力、坚持、执着、委屈、辛酸、兴奋等等情绪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发酵而形成的伟力所激发而出的!同学们也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了刘老师、理解了党、也理解了自己所可能要经受的种种考验!
二、一把蚕豆
其实,刘老师不管是在入党这件事情上还是在其他事情上都是以自己的满腔真情去做的。刘老师在一个村子支教时得知村里的九娘因无钱治病而遭受着疾病的折磨时,刘老师义无反顾地从自己有限的工资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来帮助九娘,并且自己还亲自背着九娘到医院看病!
刘老师的真情不仅感动了九娘,而且感动了整个村子!当刘老师支教结束准备离去那一天,九娘和村名们夹道相送。村里很穷,朴实的村民们具有朴素的感恩意识,他们想送点东西给刘老师这位像亲人一样帮助他们的人,但由于实在是穷得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于是九娘把一把蚕豆塞到了刘老师的兜里。说到这里,刘老师泣不成声!一把蚕豆,现在看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而在当时,那把蚕豆却是九娘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其实,刘老师哪里是被一把蚕豆而触动的啊,真正触动刘老师的分明是人与人之间最为质朴的感激之情啊!以真心换来真心,以真情换来真情,刘老师心系贫苦百姓为他们分忧解难,这不正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完美诠释吗?
三、爱生如子
刘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因此与他接触最多的是学生,而受他“恩惠”最多的也是学生。刘老师退休前室方言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他常常邀学生们到家里吃饭,并且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竭力帮助!比如他有一位来自恩施山区的研究生,家境贫寒,刘老师经常在经济上给予他帮助,并且在他毕业时刘老师亲自带着他去武汉各个大学找工作!我听刘老师说到这里时我感到非常激动,体内好像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我都有这样的感动,更何况他的那位学生呢?!事实上这位学生一直牢牢地惦记着自己的恩师、从来都没有忘记!刘老师曾因病住院治疗半个月,而这位学生在这半个月之内曾先后七八次与他爱人一起来看望自己的恩师!
虽然刘老师的学生们毕业后在不同的领域和地域工作,但他们同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老师,并且在刘老师退休那年,他的学生们发起了刘老师从教四十三周年纪念会,从这个纪念会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刘老师和学生们之间深深的师生情、父子情!
从刘老师的这些人生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刘老师对党、对人民、对学生的真心、真意、真情。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付出,所以刘老师收获了自己丰富而壮美的人生!我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分享刘老师一生中的酸甜苦辣,从中我们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争取入党、该怎样对待人民、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刘老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刘老师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朝着更为光辉的人生奋勇前行!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