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二组 郝艳祥
长久以来,一直从各种途径听到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诸如此类的声音,但归根结底自己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何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观,也从未在茫茫碌碌的生活中驻足,去细细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及价值着眼点。通过本次党课关于共产党价值观的学习,像于自己茫然沉闷的心灵世界注入一缕阳光,使自己在不明朗的自我定位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认为,一个人要实现他的思想和价值,就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信”乃心之所在,“仰”本身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共产党人的信仰乃为人民服务,因为有信仰,任长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有信仰,徐本禹自愿到最艰苦的山村支教,为山村的孩子燃烧他的光和热。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也必须要树立有益于社会与人民利益的崇高信仰。
周国平说: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主要看他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着。苏格拉底虽然是无神论者,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认为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一提,于是他坚持思考并教导当时的年轻人这样活着,而苏格拉底也因此受到指控,因扰乱民心的罪名被处以死刑,苏格拉底因信仰而死,由此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无信仰已经处于一种普遍状态,绝大多数抱着功利主义穿梭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就连看似忠诚的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很多也是抱着求荣求贵的心态在乞求庇护,而不再是最淳朴本真的出于对精神渴求的目的。信仰在社会生活中普遍缺失,让我们看到更多丑恶冷漠的社会问题,例如前一阵子被热议的“小悦悦”事件,虽然更多关乎道德,但同样可以看出由于信仰缺失而导致的精神崩塌,因为精神渴求不纯净,人们更多想到狭隘的自我利益而选择冷漠的避事态度。
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信仰的冷漠以及对没有信仰持无所谓态度,只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裕,这一现象使当前社会面临一场深沉的虚无,人们的精神陷于一种绝望状态,即所谓的信仰危机状态。
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要明白树立正确崇高信仰的积极意义,以信仰来指导理想。坚定的信仰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它不可能转变成现实利益,反而有时会让你失去很多现实利益。但有信仰的人依然是幸运的幸福的,即使信仰不能转变成直接的社会现实,但却可以成为一种间接的心灵现实,让自己的精神受到一种无穷力量的支配后,你的心灵便会充实强大,无坚不摧。但遇到厄运打击时,也必然能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么信仰便成为一种心灵和精神财富,转化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是因为拥有伟大的信仰才更显其优秀和超然的人格魅力。周总理秉直刚正,朱总理义正言辞,温总理心系天下,必然是他们信仰支持下的自然流露,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为人民服的宗旨,以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为我们树立崇高信仰提供了甘冽的源泉。
信仰好比指航灯射出的亮光,在朦胧飘渺的人生海洋中牵引我们走向光明的彼岸,高举信仰之旗的人,对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而没有信仰的人犹如一叶浮萍,永远漂浮不定,或随波逐流,或畏首畏尾,战战兢兢,既看不到光明也看不到希望,因而也感受不到人生的真正幸福。
信仰的力量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最伟大力量。这是赠给我们每一个正行走在奋斗路上的人。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