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红楼的早上,我们一行人被告知由于停电,红楼暂不开放。无奈,乘兴而来总不能败兴而归吧,于是组长带我们来到了这个看似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至今在建的首义烈士祠。两边的墙上简单介绍了辛亥首义和武汉会战的情况,剩下的就是刻满了烈士名字的白墙,这也是最令人震撼的。仅仅小规模的武汉会战就夺去了数几万革命同胞的生命,而能留下姓名写在墙上的也仅有4039人而已,只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甚至是不敢想象辛亥首义带给中国人的沉痛。当看到那一排排真实的姓名,脑海里涌现的是硝烟中一张张拼死向前的愤怒脸孔,周围也似乎弥漫着烈士们不畏惧牺牲,誓死保卫民族的英勇豪气。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是吴玉章写的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一文中“序诗”的名句。这两句诗,既指出了武昌首义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也赞扬了武昌首义对推翻清王朝、结束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伟大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就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革命精神。我们将永远铭记新军工程营的第一枪,这一枪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在全国各地发动的武装起义推向了新的高峰,不仅使武昌黄鹤楼楼顶高高飘起一面深红底色的九角十八星旗,还使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全部“光复”;起义后不到两个月,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迅速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这种敢于斗争的首创精神在许多国家的历史变革时期都曾出现过,我们有幸也拥有了这样一群敢于斗争,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前辈。他们用信仰、用生命阐明了不甘于旧社会压迫,为新生而斗争的精神,无论是当时还是当代,我们都应该毫无理由的去尊重这其中的价值,从首义精神中挖掘对当前学习生活的启示。
首义革命拉开了中国人反帝反封的序幕,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有了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我们有了五四运动的举国激愤,我们也有了八年抗战的誓死坚持······这一路的坎坷,一路的斗争,都是中国人不畏强敌,不屈压迫的信念的实践,当想用言语来表达心底的崇敬,我发现自己早已是泪流满面,因为语言无法诉说。动荡的几十年,中国人凭借着共同的爱国热情团结在一起,坚信可以赶走敌人,走向独立,走向复兴。
“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 岁月更迭,历史远去。然而,那枪声却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那首义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
历史第五小组 陈星月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