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这样一群桂子山IT人,他们与时间赛跑,忙于维护网络运行、保障线上教学、做好远程协同、优化线上服务……用实际行动打好疫情防控技术战。
发挥技术优势,研发工作平台
疫情发生以来,信息化办公室吴俊文主任第一时间召开单位工作部署会,成立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领导小组,建立网络保障组、系统保障组等快速响应工作专班。1月30日以来,召开信息化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研讨会10余次,通过部署远程协同办公和“视频会议”直播平台、开发疫情上报平台、集成微医问诊平台、完成“知网数字库”认证对接、增大出口带宽和“云课堂”存储空间、实现数据中心库同步对接、建设体温检测与门禁系统平台、做好校园卡、校园网基本运行服务保障等多项举措,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远程协同办公等工作顺利开展。
截止到目前,学校企业微信平台师生人数已达45998人,已支撑3037次远程教学或视频会议,累计7750人次,累计时长为59929分钟,累计已有3520人次通过企业微信-互联网医院应用进行在线就医咨询、就诊等服务。
借助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各种工作部署会、推进会
部署、集成、开发各类疫情防控工作平台
校领导带队指导体温检测与门禁系统建设
攻难关保运维,提供优质服务
1月31号中午,信息化办公室接到开发“疫情日报系统”的紧急任务,在进行需求讨论和确定建设思路后,疫情期间信息化网络运行和系统平台建设部署一线“技术指挥”吴小平副主任带领“技术先锋”解攀科、黄红涛、李超、许婷、潘凌峰等老师组成应急项目组着手开发。该系统要求操作简单便捷,要覆盖教育部、武汉市政府的信息采集内容,包括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工作流设计、系统功能开发等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15个工作日完成。为了及时助力疫情防控,信息化办技术人员分为部署组、数据组、开发组、测试组进行通宵赶工,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最终于2月4日上午完成。
50多天来,信息化办“机房巡检员”唐亦非、“后台安全员”周伟、“基础运维保障员”史永银、江迎春、廖莉莉等老师保障着学校的网络不断、系统不瘫、数据不丢、服务不误。这群IT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心,他们始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保障着学校信息化的正常运转。
主动下沉一线,参与志愿服务
早上7:30出门,8:00点到运输中心接收、转运物资,11:30完成入库登记,中午整理物资清单,下午15:00开始送药,晚上18:30离开医院……这是柳嵬每天的时间线,作为学校党员突击队的一员,他是团队中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帮忙就会在哪里找到他的身影。他说:“与一线抗疫的医生和护士们相比,自己做的实在微不足道,多做一点,心里就踏实一点,为了这份踏实,一直坚持着。”
疫情期间,买药拿药成为很多重症慢性病患者的心头难事,尤其遇到恶劣天气时就更加艰难。2月26日中午,唐亦非去给家住理工大马房山东院的退休老教师送药,由于与华师博雅园旁的门被封,只能在院墙外等候,当天天气比较寒冷又遇上下雨,等了较长时间老人才来。拿到药后,老教师非常正式地向唐亦非一边鞠躬一边说“谢谢”,他赶紧向老人回礼,那一刻,他觉得能够帮助别人特别开心。
信息化办19位职工还主动参与到校内和校外一线防控工作中,邓果主动请缨,为社区组织志愿者团队,她是协助社区解决难题的“热心居民”;刘合富下沉帮扶村委会开展人员筛查、信息统计,保障村民生活需要,他是村里人贴心的“靠谱大哥”……
疫情防控时期,这群IT人每天都在默默为打赢这场阻击战付出他们的努力。一次次的键盘、鼠标操作、一行行的程序代码和一趟趟的来回奔跑,汇聚成战“疫”的磅礴力量,温暖了桂子山的这个冬天。
编辑| 肖微
供稿| 信息化办公室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