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在动力,推动教学科研创佳绩
赵蕴杰
建设“双一流”学校,需要奋进不屈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科研成果的突破。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华中师范大学即将迎来“120 周年校庆”,青年教师应积极建言献策,探索实践,提信心、发好力、展作为。
一、学战胜疫情的“逆行者”汲取蓬勃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这次众志成城的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让人感动的事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志愿者们毅然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是院士更是战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七八十岁的院士们冲锋在前,率领团队奋战在抗疫最前沿。90后青年郭新月,在所在医院第一个报名豪迈誓言:“此去一战,不胜不归,尽我所能,不计生死”。90后青年白衣天使王雅亭说:“昨天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正努力做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科护士张佳男,在武汉度过了28岁生日,祈愿“我的生日愿望是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我在想,华夏民族为什么会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为什么会走向富强?近代历史已经记载着先辈们对祖国深沉而无怨无悔的爱,现代历史还将塑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有着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更是因为有着一代青年承接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学校正处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发力时期,就是要激发出青年教师的内在动力,就是要秉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汲取奋进不屈的蓬勃精神力量。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学校就有发展、有成果、有希望。
二、做立足岗位的“奋斗者”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1、加强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
完善教材体系建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本科生教材需要不断加入新信息和新知识,以适应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对于增加内容较多,改动篇幅较大的教材,可以启动新编教材程序,按照申报与审批、原则与要求、审稿与付印的工作规范,完善教材体系建设,促进课程建设和学术科研的发展。
完善小班教学制度。本科生的学习成绩和悟性有差异,小班教学可以因人而宜,分类教学。另一方面,部分优秀的学生求知欲望强,希望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小班教学可以帮助优秀学生提高学识,开阔视野,选择满足个人志向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
完善云平台建设。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学校延期开学,推行网络授课的“云”平台教学。在网络授课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难把握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效果,我体会到课堂面授的教学效果还是优于网络授课,需要更加完善的教学云平台。
随堂测验与课程辅导。课前十分钟的提问,可以提示课程的关注点,为讲好当堂课做好铺垫。课后十分钟的提问,可以梳理课程脉络,对学生记忆课程要点很有帮助。课程辅导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开展小班辅导或网络在线辅导的多种方式,对于激活优秀人才,帮扶后进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2、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营造本科生的科研氛围。在本科生中,总有一些同学一踏进校门就立志高远,热衷于科研。我们可以运用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前沿进展报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本科生的科研氛围,筛选拔尖创新的人才。对于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尝试“本-硕-博”的一体化贯通培养,进行国际交流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学术型研究生是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生不是为毕业而学习,需要有研究成果的产出。我于2019年编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生物分子大数据分析》一书,就是想为研究生提供更宽阔的视野,更丰富的信息,着力打造精品课程,让学生学有所获,研有可鉴,对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需要“留住”、“吸引”和“推荐”优秀人才,给他们更多地发展空间和舞台。
三、当敢想前行的“创造者”不断创新科研成果
1、建设稳定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
学校要发展,教师团队是基础。一方面要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需要不断优化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静心治学,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输送又红又专的大学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组织落实科研队伍,物理学是基础学科,要以理科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通过“内培”和“外引”,形成海外知名学者、知名专家、青年学者三级梯队协调发展的科研人才队伍格局。科研团队实质上是创新驱动,人才驱动,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先头部队,一流的科研团队可以有力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坚强力量。
2、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提升国际学术声誉
学校要发展,科研要先行。我们青年学者需要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瞄准科学前沿问题,技术前沿问题,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研项目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组建大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立足“大科研”格局,提升“大科研”水平,力争在原创性成果上取得突破,保持与提升基础前沿学科的活力,力争若干领域进入国际前沿,提升高水平理科的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肖微
供稿:人事部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