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丢掉华师的优良传统
李遇春
“十四五”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计划,它关系到华师接下来五年中,甚至是更长时间内的整体走势。在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时,千万不要丢掉了我们华师的优良传统。
传统是个大概念,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家庭,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传统或风格。我觉得华师有三个大传统不能丢,它们需要贯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发展规划中,不断地激活、弘扬和拓新,由此给学校发展带来源头活水。显然,传统不是用来株守的,而是用来通变的。刘勰《文心雕龙》讲通变,讲沿革,文学如此,文学之外亦然。丢掉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根基,所谓大发展是很容易坍塌、垮掉的。
一是不要丢掉了华师的师范传统。曾几何时,师范不怎么受人待见,所有的师范高校都在想方设法摘掉师范的帽子,都想摇身一变,变成综合性大学。仿佛摘掉了师范帽子,戴上综合性大学头盔,就高人一等了。这实在大谬特谬,说白了还是虚荣心作祟,还是不自信的结果。殊不知,法国的巴黎高师一直闻名于世,人家就觉得师范是品牌,是传统,而不是随时可以丢掉的包袱。再说了,从广义上讲,一切学校都是师范,一切大学都应该是师范大学。《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就是新民,就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现在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五花八门,很容易忽视了大学的“立人”宗旨。其实无论师范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抑或综合性大学,“新民”和“立人”才是王道,不管学什么和教什么,都是为了塑造我们国家所需要的各种建设人才。今人讲“以生为本”、“以本为本”,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本”。不仅要以本科生为本,也要以研究生为本;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还要以教师为本;因为他们都是人,都是本,都是我们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体。我们的政策和规划要能激发他们的主体性,而不是压抑他们的主体性。不能一谈以本为本,一重视本科教学,就不重视研究生及其教学了。不能一谈重视教学,就不重视科研了。其实教学是(能)育人,科研也是(能)育人。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被塑造,教师同样也需要接受这种双重塑造和锻炼。育人与育己,二者不应该是矛盾的。作为教育部在中南地区唯一的重点师范大学,华师在育人方面有着其它中南高校所不具备的传统优势。但这种优势或者传统,感觉在慢慢消解或萎缩,我们的师范传统优势何在?华师真的慢慢有一点实力不济的危机。
二是不要丢掉了华师的文科传统优势。作为一所老牌师范大学,华师在学科建设上的文科传统优势自不待言,这与其百年办学历史相伴随,可谓源远流长,其来有自。但毋庸讳言,近些年来这种文科传统优势在削弱,这倒不一定表现在某些年份的科研数据欠佳上,而隐含在教师科研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中。这些年我们时常会听到各种叹息,人们在感叹华师文科学术人才队伍的危机,真有点儿九斤老太的味道。是不是真的就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个我不敢妄议,但以我的切身体验来说,我觉得我们华师文科教师学术素养在下降,这恐怕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的科研数据并不赖,但我们的学术含量在下降,存在着为科研而科研,为项目而项目,为数据而数据,为文章而文章的各种隐患或者表征。惟其如此,我们的学术境界一下子就低下来了。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反之,无境界就等而下之了。我们这一代华师文科学者,与老一代华师文科前辈精英相比,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倒不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而是在骨子里的学术境界上。境界之高下,决定了一代学人的学品之优劣。所以,如何在接下来的学校发展规划中,给文科学者创造更好的符合文科学者成长规律的发展条件,包括硬条件和软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提升科研实力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这虽是务虚,但却也是刻不容缓的务实之举。
当然,我说不要丢掉了华师的文科传统优势,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理科和工科。事实上,华师的某些理工科院系已经或正在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而有些文科院系却正在或已经丧失自己的学术优势。在当前的“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我们确实需要倡导学科交叉融合,既要倡导“大文科”内部的学科交叉融合,也要倡导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大势所趋,不会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连同一个一级学科内部的二级学科都难以做到学科交叉融合,我们缺少对别人的学术劳动的关注和尊重,更缺乏见贤思齐、学无止境的胸襟。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其实不应该这样,这样必然成为制约我们提升学术境界的学科壁垒。但这一切改变起来又谈何容易!我们都是历史的中间物,我们要以更加宽容的学术胸怀迎接“新文科”时代的到来。华师应该成为一个和谐共生的学术共同体。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中,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诚如《中庸》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此才能成就华师的文科新气象,并重构华师的整体学术新格局。
三是不要丢掉了华师的精品传统。在高校林立的大武汉这种城市中,民间传说这里的每个高校都依山傍水、占山为王,得天时之先,拥地利之厚。置身其间,华师的优势何在?与武大、华科相比,华师不能算大,华师不能和它们比规模,只能比内涵、比气质。在我求学和工作的记忆或印象中,华师的办学特点就是小而精(相对于武大和华科而言),就是走的精品路线,就是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办学规模和占地空间来说,华师是小,但也不是有些人说的小家碧玉,而是有着大家闺秀风范。我们在文理科上都能办出自己的特色,而且还能把特色做大做强。华师从来就是一个有着大胸襟和大情怀的大学,是一个集革命传统、启蒙传统与国学传统于一体的大学。但我们置身中部,条件有限,所以我要再借用一下《中庸》里的说法,即“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要倾力打造华师精品,既包括有形的精品,比如“美丽华师”,也包括无形的精品,比如代有传承的学术精品。既然我们现在办学资源有限,那么就不要盲目追求扩张,而是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没必要去搞那种粗放式经营,贪多求全,我们念兹在兹的应是集约型发展、内涵式发展,我们要认真打造独一无二的华师品牌,创造世所倾慕的华师精品!
编辑:肖微
供稿:文学院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