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一群基层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却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却从未埋怨辛苦。两个多月来,她们将战“疫”行动化为一次次的及时传达和精准统计,化为一天天的数据更新和图文简报,化为一段段关爱师生、帮扶邻里、勇敢冲锋、不计得失的感人故事。她们是党务干事,是党的声音的传播者,更是疫情期间党组织温暖的传递者。
于翔:老同志的贴心人
化学学院于翔在党务干事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一直坚持用心做好每一件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琐事。
学院的老同志群体较大,孤寡老人也比较多,于翔每天主动在qq群里询问每个老教师是否平安,如果有老师没有报平安,就赶紧电话联系,直到知道对方安好才放心。于翔同志只要知道有空巢老人需要取药了,就会第一时间去为他们拿药、送药;利用各种自己掌握的信息,帮助老教师们解决生活必需品;每天在群里用幽默的语气为大家打气,同时,也实时把学校疫情指挥部的最新消息发布在群里,让他们了解学校的部署和安排,也感受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关怀和温暖。
2月8日,化学学院有位老教师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第一时间向学院党委汇报,同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她一边联系家属,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帮助他们办理后事。2月9日,得知学院某教师父亲病重,于翔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慰问,老人去世后,这位老师在桂苑宾馆隔离期间,于翔主动送去御寒的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给予家属生活和物质上的帮助。
胡羽:依靠支部排忧解难
接到摸排通知后,法学院党务干事胡羽迅速召集15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明确工作要求,坚定备战态度,形成联动工作机制。根据支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健康摸排策略。分类分层对学生疫情信息进行网格化排查和管理,每日进行点名、统计、报告,逐一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保持与学生24小时“不掉线”。人数较少的党支部由支部书记负责逐一对接,掌握一手消息,避免信息的重复传递;人数较多的党支部按照以支部书记—支委、党员—群众的联系框架,运用群投票、云文档、群接龙等可视化的方式统计支部成员健康情况,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建立疫情防控学生信息台账。
胡羽还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1名党员联系2-3名群众的关怀对接台账,帮助同学们在心理层面“排忧”,在生活层面“解难”。在心理健康层面,她号召各支部书记及时转发学校心理咨询相关资源,组织收集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疑惑,并邀请专业人员与学生一对一沟通,解决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与此同时,她密切关注同学们在论文写作、网络课堂、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运用好疫情期间关怀对接台账,向同学们宣传学校相关资助政策,一对一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同学申报。针对网络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通过阅读资料、学习课件、观看授课视频回放等方式跟上课程进度。
王诗薇:“小窗口”的“大能量”
疫情期间,教育学院党务干事王诗薇组织“青年大学习”,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引导他们用行动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录制了“V姐有话对你说”放在“小窗口”,通过“云”点名的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预防疫情、冷静应对疫情;以“理想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忧患教育”为主题,开展屏对屏、键对键思政课,引导青年在疫情中体悟人生价值,在战“疫”中成长;举办“同心战疫,小椒鱼与你在一起”线上活动,通过视频、图片、诗词等方式,致敬一线英雄,呼吁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收到学校组织党员下沉社区做志愿者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转发到群里。短短数日内,学院有80余名党员下沉,其中教工党员全覆盖。她认真收集整理着“小窗口”弹来的一张张志愿服务图片,梳理研读着一句句心得体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武汉医用物资匮乏,她和四面八方的校友一起,通过“小窗口”捐款,并全力筹措物资,支援防疫一线。抗“疫”期间,最细致的工作是记录学院党员的捐款。每每听到支付宝“叮咚”,她知道又一份爱心“到账”了。从几十到上千,每一笔都是党员内心最诚挚的表达。她誊写的是一个个“窗口”数字,记录的却是每一位党员最靓丽的底色。
王诗薇说,“非典来临的时候,我在寄宿学校上初中,那一刻,感觉全世界都在守护我们‘80后’,现在,换我们‘80后’来守护00后!”
张婷:心理援助热线的守护者
疫情伊始,心理学院敏锐察觉到公众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为疫情心理防控贡献力量。1月23日,学院启动心理援助服务工作,党务干事张婷第一时间加入学院团队,协助心理热线平台的筹建、招募和运行工作。1月31日,心理援助热线正式运行,张婷负责热线运行保障工作,带领学生团队每天对热线接听数百条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形成每日情况简报上交专家组和上级部门,为媒体宣传提供素材。同时,每周对热线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形成整体分析和政策建议报告上交省级、教育部相关部门。1月31日至4月22日,共报送每日简报83期,周工作简报12期。
2月20日,学校心理援助热线被教育部指定为心理热线平台,并被国家卫健委指定为湖北省医护人员专线。3月3日凌晨,热线平台升级为24小时不间断服务。3月21日,开通海外服务。目前平台已为近30000人次疫情下心理困扰的求助者提供网络心理援助,其中危机干预300余起。热线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张婷说:“有人问医护人员为什么要参与到一线工作,他们说不为什么,我们是医生啊!同样的,我们能坚持将心理热线做下去,也只是因为我们是心理助人专业从业人员,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
编辑:肖微
供稿:化学学院、法学院
教育学院、心理学院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