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在资源紧约束下实现一流发展
徐增阳
“十四五”是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谋划“十四五”,推进“双一流”是事关学校全局、长远、兴衰的重要工作。“双一流”建设的定位高、要求高,但是普遍面临着土地、人才、资金、编制、政策等资源的“紧约束”。在我校,校园小、“帽子少”、经费紧、编制少、政策支持不足等资源紧约束是建设一流学科、实现一流发展的严重掣肘。以办学经费为例,学校近三年年均办学总经费在30亿左右,在部属75所高校中位列50名左右,在可预期的将来,这种情况不会有大的改观。那么,在资源紧约束下,如何达成“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学校一流发展。
错位发展。“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校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的体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层次安排和各种办学资源的紧约束决定了我校的办学定位不能是“大而全”,只能是“小而美”,特色办学,办出特色。通常来讲,学校的比较优势是最容易办出特色的地方。学校目前对办学目标的定位是“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那么现有的比较优势是否反映并支撑了“教师教育”的特色定位?此外,“教师教育”体现的是学校办学的行业特征,但是与全国100多所师范院校,特别是部属的其它5所师范大学相比,我们的办学特色定位是百校一面,还是独树一帜?
高效发展。高效发展的形象表述就是“多、快、好、省”。在规模扩张阶段,人们往往关注“多”、“快”和“好”,对“省”强调不多,对投入产出比关注不够。资源紧约束下的一流发展要求提高发展效率,用有限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在这方面,学校前些年实施了一些改革,如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推进资源配置的集约化,向规模要效益。通过学科布局的整合与优化,为资源配置的集约化提供条件;在办学资源的分配上,在保运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突出重点,重点突破。二是推进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优化学校权力结构,明确学院办学的责、权、利,构建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发挥学校信息学科优势,提升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各项改革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效率。
创新发展。在紧约束下实现学校一流发展,无疑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需要有办学的新思路和实现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集聚发展。发挥各学部的作用,通过跨学科平台建设、学科群建设,打破学科分立、“分田单干”的建设模式,以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为龙头牵引相同、相近学科共同发展,形成集聚效应。二是集成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汇聚相关学科力量,促进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科水平的提高。疫情发生后学校及时组织开展的学术战“疫”就是集成发展的生动体现。三是共享发展。文科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等共享设施的建设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促进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协同发展。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对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身的发展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决不是“双一流”建设的唯一主体,如果仅举全校之力建设一流学科,不仅力有不逮,而且也无视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校董、校友等其他主体的重要作用。在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实现一流发展,需要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建“华师”命运共同体。各方主体团结协同,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校的一流发展。这个命运共同体有多大多强,取决于学校培养了多少德才兼备的学生,服务了多少国家战略,满足了多少市场和社会需要。这些既是一流发展的内容,也是一流发展的保障。
活力发展。百年老校的一流发展需要激发全体建设者的新活力。新的发展活力从哪里来?来自新时代的新使命,来自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维,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发展氛围,让全体建设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一是避免学科层级固化和资源配置“身份化”,保持一流学科的竞争性、流动性。在保证重点的基础上,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学科提供增量资源支持和提档进级的畅通渠道,帮助他们干成事。二是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修订学校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对关键指标、重大成果的奖励力度,引导师生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同时,完善一流发展的绩效评估,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强调资源“紧约束”,并不是为不发展、慢发展找借口,寻理由,而是要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大的发展效益。资源“紧约束”下的一流发展关键在“谋”,因此我和其他师生一样,对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充满期待。
编辑:肖微
供稿:公共管理学院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