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广大学者坚守教书育人阵地,通过“云”课堂积极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将疫情防控纳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鲜活素材,让“课程思政”活起来、实起来。与此同时,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治理与现代化”专项课题组,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长郝芳华牵头带领100多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从政治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心理、社会民生等领域协同攻关,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我校学者们的战“疫”心语。
创新科研服务模式
这次“学术战疫”,我感觉有三点体会:第一,体现了“大爱”的情怀。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发起“学术战疫”,学者们在国家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献智献策,以“大爱”情怀诠释了爱国担当。第二,彰显了“奉献”精神。“学术战疫”不仅包括理论研究,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即便在疫情爆发高峰期,华师学者与工作人员也在坚守各自的岗位,坚持为抗击疫情在无私奉献着。第三,展示了“团结”的力量。“学术战疫”是一种融合,更是创新。通过科研组织模式、科研服务方式的创新,为相关学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开拓了视野,全面推动了面向国家、地方战略需求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的协同作战,不仅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上发挥了各自学科优势,更是发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相借鉴的集团军作战优势,是一种以科研服务模式的创新,带动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融合与突破,是一种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地方办大学的成功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展示了我校“一盘棋”的团结力量。
——心理学院 马红宇
不仅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还要能“改变世界”
大疫如大战。我们身处其中,别无选择,惟有战斗。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救人,职业使命,令人感佩。人文学者,帷幄运筹,智援战疫,济世情怀,责无旁贷。这次“学术战疫”组织得很及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给全校老师搭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平台。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还要能“改变世界”,尤其是在危急关头。论文要写在纸上,也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因为是这土地上的人民养育了我们。
——新闻与传播学院 喻发胜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新冠肺炎疫情,是建国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方位与多领域的突击大考,也是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所上的一堂大课。
大考面前,全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各级政府高效应急处置,各行各业闻令而动,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构筑起抗击疫情坚固防线。通过此次疫情,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
当然,这次疫情也暴露了我国顶层制度不完善、运行体系不健全、干部队伍不专业、治理能力不彰显等问题短板。为此,各地区和各部门应从完善体系、强化能力、创新机制和巩固基础等方面抓紧补齐短板,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加进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和提效能,全力实现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0年新冠肺炎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自武汉封城以来,一直就想着要“做些事”。2月26日,当看到学院群里关于党员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我就向书城路社区提交申请,希望能在防控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前总认为当志愿者是件比较轻松的事情,而只有亲身体会才发现绝非如此简单。还记得我帮小区居民领取团购爱心菜的那次服务活动,隔着公交车的车窗取货、核对数量、通知居民取货、指挥排队、发菜,有时候还出现购买者对菜品不满意、替换菜的要求,一次服务活动完成下来发现自己汗流浃背,喉咙都沙哑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想着能服务于民,让大家感受到战疫过程中的暖心支持,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下去。通过这场战疫,让我深深的感悟到志愿精神的核心——奉献,正是因为这群无畏艰险、挺身而出、真诚奉献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构筑了最安全的屏障,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了积极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平凡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各种集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在家庭中,会希望家庭好。在社区中,会希望社区好。在单位中,会希望单位好。同样,我们在城市、国家这个大集体中,也自然会希望城市好、国家好。只有集体好了,集体之下的个人才会好。也正因为如此,为了集体好,我们甚至会选择牺牲个人的利益。只是,集体越大,人们越会觉得它离个人越远,越不会为了它去牺牲个人利益。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有很多人牺牲小我,为集体贡献力量,正是众多这种选择,取得抗疫的胜利。因此,对于那些在大集体面前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我们当然应该心怀感激。但是,仅仅心存感激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要补偿那些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成全集体利益的人。通过激励机制来鼓励人们具有大局观、集体观,不让牺牲了个人利益的人吃亏,集体与个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 王超群
疫情中的教书育人
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疫情期间,我充分运用华师云平台,坚持线上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以逻辑学知识点为起点,围绕疫情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导学生运用逻辑工具理性分析纷繁复杂的信息文本,将“三维联动”的教学创新模式进行拓展,尝试5P教学方案的线上升级版,彰显逻辑学课程思政与思政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同时,以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平台,拓展“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从疫情实际出发,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园志愿团队(本人为该团队的指导老师,2018年获“本禹志愿服务队”省级荣誉称号)的“医护之友”学生志愿服务分队,向近200位医护人员提供志愿服务,以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引导学生将逻辑知识植入小组活动、逻辑方法渗入学术科研、逻辑素养融入社会服务,定位“学术志愿者”角色,探寻学生将逻辑理论与实践活动并重的知行合一新路径。近三个月来,以逻辑学的专业视角指导本科生完成与疫情相关的学术论文7篇、宣传报道6篇,推送服务资源达450余条,学习强国、校内外媒体均予以特别关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宋荣
学术战“疫”的三点体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迅速打响“学术战疫”,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持。
在“学术战疫”中,我有三点体会,一是体现了学校和学者心系国家社会的强烈使命担当。我校学者积极响应号召,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在围绕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研究,生动体现和诠释了“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有利地弘扬了脚踏实地的学风,彰显了我校的学术担当。二是通过“学术战疫”发挥了华师多学科的优势,汇聚了众多学者的智慧和力量,从不同学科视角、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优势互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的咨询研究报告,为党和政府精准施策防控疫情提供了智力支撑。三是推动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疫情给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新时代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学校组织设立的相关科研课题,开展相关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为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奠定了基础。
编辑:肖微
通讯员:李华忠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