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而不固化:学校事业发展需重视学术软环境的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
魏文享
家国天下,善谋者行远,都是普遍的道理。编制“十四五”规划,是事关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大势的重大事项。在规划之中,既要高瞻远瞩,评估形势,又要实事求是,看清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定位和确立学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计划和任务。同时,基于“有限理性”的认识,还有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教训,又不能将计划过于指令化,固化到只紧盯最终结果和关键指标,而忽略了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
大学之道,在明德修身,格物致知,创新知识,贡献社会;教育之道,在教化人文,合乎人性,启发心智,增广才识。育人和科研,皆是以学术为中心,以学者、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学术的发展,需要资源投入、基础建设,也需要有发展目标、考评标准,同时还要重视构建适于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学术软环境。过往的规划,往往侧重于重大任务和宏观战略,对学术软环境的关注不足。所谓学术软环境,即是通常所言的学术生态环境,主要不是体现在物性方面,而多体现在人文、学术和精神的方面,体现在学习和工作的氛围上面。校内的学术软环境,大体是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学术体制、学术氛围、校园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综合体,也是大学精神和治理绩效的融合体,很难完全用量化方式去衡量。但是,步入校园,置身其中,都能感受感知,可得浸润滋养,润物无声。观察国际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也都非常重视学术软环境的营造。从管理制度到师生心理,从科学研究到校园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些还存有历史悠久的仪式和习惯,让外来者和新加入者认识或接受其传统,增广其价值。
学术软环境与学术规划并不是冲突的。学术软环境需要有学校基本管理制度的规范与支撑,是学校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变革臻治而积淀下来制度与文化成果。长远的学术规划需要考虑到标准和量化管理体系之外的文化和人的因素,尊重教育和学术的基本规律,规范引导而不过度控制。学术软环境还根基于老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互动关系,如果校内不同主体能够保持良好沟通,共同治理,将有利于发挥各自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教学系统、科研系统有效运转,提升大学治理的效率。良性的学术软环境应是开放、竞争、民主、公平的,可以培育产生一流的学术人和学科群,也可能产生许多并非计划的重要学术发现。这些成就又会成为大学自信心和新传统的增量资源。
学术软环境的建设,符合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关于内涵式发展的主旨,应纳入到规划考虑范围之内。国家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既是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重点逐步向科技领域转移的趋向有关。作为承担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使命的大学,是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国家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激活大学的创造力,尽快提升科技竞争水平。与以往“211工程”、“985工程”相比,“双一流”在加强资源投入外,在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向上还有明显突破:一是破除大学身份固化,双一流学科及高校都是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二是破除大而全的办学导向,分类建设特色发展,扭转了因高校合并而形成的综合大学竞赛风,回归到学科和科研本位。不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是以学科研究实力为基础。三是科技为先,文理并重。学科覆盖面广,虽然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方面有所侧重,但也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强调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四是重视大学治理机制改革,强调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突破关键改革难点,实现内涵式发展。循此脉络,“双一流”建设给华师带来的不仅只是增量经费的投入,还有作为师范院校及传统文科强校的契机。在资金投入问题之外,改革的重点恰应放在学科建设和治理机制上,这正是优化学术软环境的关键问题。
回顾学校的“十三五”规划,里面指出我校还未建立起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创新体系、治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支撑高水平科研的政策保障不足,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这一判断是切合实际的。经过五年建设,学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在“十四五”期间,仍需继续大力推动大学治理机制的变革,改善学校的学术软环境建设。从制度的形式上看,是以正式制度张其纲目,确立基本学术管理准则;再以非正式制度辅助运行,改善学术研究的中微观环境。
宏观意义上的学术制度包括学术组织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学术评价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以下择其要端加以说明:
其一、改进教师聘任及职级晋升制度。这是关系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科研水平的根本制度。国内外大学有很多不同的制度形态,需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水平和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好的做法。最终目的,是发挥严选、激励和保障作用,能够公正公平的将优秀人才招聘进入教师队伍,又能使一流学者能够脱颖而出。在新教师聘任上,宜严格聘任程序,在学术能力上严格把关。在晋升聘任条件上,近年学校主要是在要件上的增减,在专业的适用度上尚有调整空间。不同年份主要按指标进行,造成不同专业、不同时间评聘上的水平其实存在差异。过于限定指标或放松指标计划,都有不得已处。现在国内有些重点大学采取国外常聘与非常聘的分流制度,加大竞争淘汰力度,各校实施效果不一。
美国高校职称评聘中一般不限定指标,多据学科在全国及国际上的相应水平,设定不同职级条件,达标者即可上。学科排名高者,条件相应提高。学科排名低者,条件相应可降,但也应参照全国学科平均水平,不致过度放宽。对于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及贡献,则有严格的独立评估标准。还有一相应的激励措施是,如果某一学科的国内及国际排名高,则学院全员相应提高薪资及奖励。这样带来的效果是,同一学院的竞聘者只以标准衡量,而非内部竞争,可避免无谓争议。另一方面,学院如有进步,学科排名提升,则全院均可获得绩效奖励,亦可使个人的学术进步与学院进步紧密关联。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王笛教授长期在美国任教,对此制度颇为肯定。诸如此类的经验,可以参照。
其二、探索学术成果及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路径。学术成果及人才评价的标准一直是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难点。现在主要是以发表论著、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等作为评估对象,但在优劣评估上,为避免人为干扰,基本采取的是外在的刊物分级或行政分级的办法。刊物以SCI、CSSCI核心分类分级,项目、获奖则以相应行政级别而定。同时,在评价之中,发表成果的数量也是关键指标。长期以来,这一评价方式受到饱受批评。2018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破除“四唯”,重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7月,国务院又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但欲破必先立,在没有更好的取代办法之前,各校沿用的仍是原有评价标准。
到2020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又联合印发规范高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意见,要求破除“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在学术界、期刊界引起重要反响。但从各高校及学术机构的回应来看,虽在舆论上肯定这一改革方向,在政策上仍未找到走出这一怪圈的良方。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学术、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也反映中国现在的学术共同体还存在欠缺。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华师的评价制度改革也不能停步不前。是否可以考虑将现有评价标准较为客观的优点与学术共同体的独立评价相结合,将学术成果、创新贡献和学术声誉综合起来,各自设定相应比值加以评估,后两者主要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也包括学术规范问题的监察。如此,也可避免单纯以量化方式评定一个学者的所有学术周期,也可以鼓励学者更加专注于具有原创价值的研究。
其三、优化校内公共学术资源配置机制。学术资源的配置可分为学校层面的公共资源及产品供给,学院及学科层面的资源配置。资源的配置经由学校和学院层面的财务管理来实现,其决策则由党政体系和学术体系协同合作进行。与重点研究型大学相比,华师的学术资源相对有限,更需要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现在学校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各类科研项目、设立创新团队等方式,产生了大量优秀学术成果,也支持了学者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效率和公平。
在下一步改革过程中,仍可按自由竞争、公平绩效的原则,继续加以优化。一是在宏观决策层面,提高学术权力的话语权,避免部门管理中用简单的行政方式来配置学术及教研资源。其二是以学科及学科群为中心,根据学科实力及建设需要来配备增量资源。国家“双一流”建设是以学科设计的,也将以学科为中心来进行评估。学校的资源配置,需要在学科影响力及发展潜力判断的基础上,体现效率优先原则。三是重视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及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研究主题,也给予相应的时间周期,使之可以展开充分深入研究,多出原创成果。四是通过科研管理部门、高研院及学院平台,支持学者个体或联合开展读书会、研究群、工作坊、研究论坛、报告会、研究班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使之在资源上无后顾之忧,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方面,历史文化学院的“华大古史论坛”、“20世纪中国革命史”研究群做了很好的示范。
其四、扩大学院自主权,促进学科群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是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一流大学,是拥有一大批一流的学科集群,才能汇集顶尖学者,产生顶尖成果,培养一流学生。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治理结构不同,学院的性质有别,但有一共同特点是学校在全校层面提供公共产品,而学院及学科层面,则拥有较高的自主权。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就制度上而言,在学校统筹下,学院可以根据现有基础和发展规划,优化学科结构,强化优势领域,拓展交叉及边缘主题;可以推动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课程建设改革。但在实际运行上,许多高校都存在下放义务而紧抓权力的现象,学院在学校改革和学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尊重。在学校的各项改革计划和顶层设计中,学院更多时候处于一种配合、执行及接受评价的地位。各种检查、评估、项目的准备和验收频繁,学院领导层多陷入繁重的文书和会议工作中。学校部门每年给学院下达的经费、项目、获奖类任务,往往无视情势变化,甚至脱离实际,要求每年按比例增长。结果许多预定任务未能完成,学校在事实上又缺乏制约手段,无形中弱化了管理和规划的权威性。本校需要充分评估这一现象给学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如何真正赋予学院自主权,激发其组织活力,多加研讨探索。
其五、重视研教融合,引导学生走入学术生活。教研相长、研教融合,教学和科研实际上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基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仍然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本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展教学节、教学立项、教学评奖、设立教学型岗位等方式来提高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产生了一定效果。如从大教学的角度分析,教学并不限于课堂。教学岗、科研岗或教研并重岗的老师实际上是可以各有分工,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使学生及时接触前沿科研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多吸收或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开展学术训练或实践教学。教师也可以广泛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调研报告、田野考察等学术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需要,学院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实施分级辅导。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将教师参与学生组织化的课外学术活动按课时核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术活动。
其六、持续改进学术治理结构,提高善治水平。大学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改革工作,可以参照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的经验,但很难完全复制。治理理论强调的是共治,大学不同的主体,需要依照国家法律和大学章程,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共同推动治理实践,完成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大学使命。在治理结构上,需要处理好三层关系:一是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关系,三者在学术上应是目标一致,在判断标准上尊重学术权力。二是学校和学院的关系,学校统筹全局,学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校层要及时回应学院的诉求,而学院也要及时回应内部师生的诉求。三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主体关系,在研究、教学、服务及监督的不同环节中,要充分发挥各主体的活力。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也应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党代会等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索优化提高治理水平的具体路径。
以上所言正式制度主要是涉及到学术软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则和核心问题。所谓非正式制度,则多是指大学内各主体的观念、认识、规范、习惯等。有的是基于学术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需要而实施,有的是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展开,有的是基于对学校传统与发展方向的认知而遵行,有的是基于思想教育的目的而推动。主体的范围,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也可以是不同的组织类主体。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服务、学术管理、人才培养等不同实践活动中,不同的主体可以是施与者,也可以是受与者,更是各类教研活动的自主发起者。非正式制度对于优化学术氛围、促成信息交流、调节协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以下以不同主体的学术关联简单说明。
其一、支持教师个体、学术团队自由组合,开展学术交流与团体活动,改善学科内及跨学科的协作关系,及时分享前沿学术信息。
其二、采取有效方法,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学术联系,活化教学过程。现有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课内为主,研究生方面则多以导师指导为主。可鼓励支持学生多自主开展读书及研讨活动,也可组织专业性的学术团体。教师参与其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步入学术生活。至于加强联系交流的方式,有的知名学术机构甚至形成了定例习惯。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各学院各具特色的High-table Dinner,传承历史悠久,极具仪式感,定期举行,师生都极为重视,也可邀请外人加入。这一习惯之所以能够沿传至今,就在于这一社交仪式中的学术价值和认同价值。
其三、行政部门宜主动与学院、教师加强交流沟通。在学术管理及运行过程中,部门与学院、与教师之间,往往因沟通不够,共识不足,易生分歧。在政策的决策及实施过程中,部门宜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师的想法,学院和教师也可以及时向部门反映相关问题。专业和业务对口部门之间的这种交流,有助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如近年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和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党支部联合进行了多次结对共建活动,讨论了一流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双方都觉得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可以加强政策层面的理解与完善。这一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正式的,是学校党委安排的机关各支部与院系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具体实践,但是具体实施方法则由支部自主确定。我们采取过午餐会、座谈会等方式,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此处举这个例子只是说明,部门和教师都有相互沟通的需要,这对行政部门改善工作作风、教师了解学校政策有重要作用。
其四、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教研室在改善学术软环境上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工会、教研室都属于学校正式的党政及教学组织之列,在正式的制度安排上都有相应的职责。但是,也可以发挥能动性,在学术软环境建设上发挥相应作用。前文所举的例子也可以说明,基层党组织在科研管理及学术运行中同样居于重要角色。工会、教研室也是面向教师个体,可以在生活、学术、教学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归纳而言,学术软环境建设与学校战略规划的落实及长期事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正式制度的改革,优化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激发学校内不同主体的积极性。非正式制度则重在改善校园文化及协作关系,重在活化中观及微观学术环境。学术软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过程和动力支持,提供长效制度和文化保障,使各项中长期规划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中,应予重视和强化。
编辑:肖微
供稿:历史文化学院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