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争朝夕,脚踏实地创一流
涂正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战略为指引,坚持创新、特色、内涵、开放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改革为创新动力,以培养人才为根本,脚踏实地争创学科一流。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一流学科之本
(1)课程思政,铸就“忠诚博雅”华师精魂
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摆人才培养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时刻牢记使命,注重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采用课程思政模式培育创新型人。专业主干课程不仅采用“马工程教材”,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相向同步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专业教学的高度融合。在精心讲授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思政课堂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激励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高远志向。铸就“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魂。
(2)创新模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稳步推进“1+X”人才培养模式。经管学院与数统学院、法学院合作,设立数学-经济学交叉实验班和法学-经济学交叉实验班。从毕业生去向看,经济学专业总体就业率达到98%左右,交叉班学生约有60%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实践表明,“1+X”培养模式效果良好。二是着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院与黄冈市政府、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建三局等房地产公式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着力产教融合。经过几年的运行,许多学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工作实践经验,也为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了难得的信息来源。三是注重实践教学。学院广泛采用实验课课堂教学、国家创新型实验项目申报与研究、学生科研论文的教师指导与发表、实践教学基地实习与见习等多种方式,强化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育。
(3)双创平台,打造拔尖创新型人才新支点
借助尽管学院“创业梦想秀”、“农经杯大赛”、“博雅生计划”,以及“国家级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层级各类型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重视对本科生课余科研能力的培养,使“挑战杯”指导成为学院强项,2019年指导学生荣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与公管学院一起成为本次学校表现最好的院系,使学术论文指导成为学院特色,2018年本科生发表5篇CSSCI,2019年上半年发表4篇CSSCI。对本科生的创新型培育,也使得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毕业前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顶级学府继续深造研究生。特别是今年疫情肆虐下,我院金融系余星副教授指导的8个本科生团队在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中,获得了特等提名奖(Finalist)1项、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项、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2项和三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4项的好成绩。
(4)导师组制,培育国内一流研究生
经管学院面临研究生招生生源不优的困境,自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立足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导师组培育模式。一方面,形成新老结合的研究生导师组,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在招收、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举办硕士研究生招生夏令营与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选拔优秀的推免生,利用全国考研调剂热门的身份,用足优质生源调剂计划。2018年研究生发表14篇CSSCI,2019年上半年发表1篇SSCI一区、9篇CSSCI。2018年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继续深造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任教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2.砺练年轻师资队伍铸就一流学科之魂
(1)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做优师资队伍建设“增量”
经管学院面临着难以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困境,自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痛定思痛,采取“跑”和“抢”的引人策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院领导、系主任亲自“跑”国内外各大知名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挖掘符合学院学科建设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院领导、系主任亲自“抢”优秀人才,尤其在引进国内优秀博士方面不拘一格。2018年学院共引进2名副教授、5名讲师,2019年共引进4名讲师,其中一人博士期间发表《经济研究》。在2018年引进的4名国内应届博士中,3人首次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这足以说明学院在引进人才方面的巨大成效。至此,自2014年学校采取预聘制以来,学院累计引进应届博士17人,41.2%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0.6%获批教育部及以上科研项目。
(2)改革教师考核制度,盘活师资队伍建设“存量”
经管学院面临人均产量不足的困境,自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采取“教学、科研与咨政三轨制”,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具体地,为教学、科研与咨政制定配套激励措施,杜绝养懒人,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在教学、科研与咨政三项工作中挑选优先级,使每一位教师精准自己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某一方面聚力、发力,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在2018年的职称晋升中,何德平老师通过出色的教学工作晋升副教授,陈立中老师凭借优异的咨政工作在教授晋升中脱颖而出。
(3)鼓励教师团队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经管学院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自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采取“细分、交叉”的团队建设策略,鼓励教师团队合作。一方面,将团队建设细分到教学、科研与咨政的细分领域,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组建主干课程名师教学团队、优势研究领域科研咨政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荣获由湖北省教育高教处评定的省级优秀基层组织,三支来自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的青年科研团队获批校级青年团队建设资助。另一方面,鼓励学科交叉合作,2018年来自不同学科的院内教师交叉合作发表论文CSSCI重要期刊一篇,2019年与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新增开设会计学-大数据交叉本科专业。整体而言,院内教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2018年CSSCI三篇,2019年上半年SSCI一区一篇。通过团队的“合力”,学院积极探索高精尖紧缺人才的培养,2019年上半年一人入选首批“桂子学者”,两人(文鹏教授、谌仁俊副教授)入选首批“桂子青年学者”。2020年一人入选中宣部的“四个一批”人才计划。
3.竞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抢占一流学科之峰
(1)围绕优势研究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
自学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学院在学校科研奖励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研究特色,设立院内奖励期刊目录,聚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在此激励下,学院学术论文发表逐渐朝国际化发展,2018年至今,在SSCI/SCI来源期刊发表17篇、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46篇,其中标志性成果在SSCI/SCI一区2篇,二区5篇,国内二级权威期刊2篇,具体为涂正革教授在《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一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二级权威)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陈丝璐讲师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一区)、《Sustainability》(SSCI二区)、《Employee Relations》(SSCI二区)、《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SCI二区)、《Frontiers in Psychology》(SSCI二区)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万威博士在产业组织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SSCI二区)、《世界经济》(二级权威)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培育重大科研项目
学院一方面成立项目申报工作基金,资助教师申报教育部及以上科研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项目申报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把脉”项目申报书。2018年至今,获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项,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5项。值得一提的是,从项目获批情况来看,2项重大项目彰显出学院在房地产经济、环境能源经济优势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而6项国家级青年项目的获批肯定了学院在学科科研梯队建设的良好成效。
(3)大力推进成果转化,打造区域特色智囊团
一方面,鼓励教师申报社科奖评选,扩大成果社会影响力,2018年荣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另一方面,支持教师投身政府咨询工作,在房地产经济领域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智囊团”,2018年共有10份咨询报告获得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签批,2019年上半年有6份,其中1份得到湖省委书记的重要批示,2份得到省长的重要批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经管学院教师积极投身到科研战疫之中,共有8篇报告分别获得国家中办、湖北省委等政府机构的批示。
编辑:肖微
供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