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生的新冠疫情,给我们出版社提出了三个新“考题”:在疫情发生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员工、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疫后窗口期”,如何坚持底线思维、化“危”为“机”谋发展?面对这场特殊的“考试”,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出版社党委团结全体员工,认真“作答”,努力交出“合格”的答卷。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出版社全体员工就投身于这场“保卫战”;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出版社开始分期分批复工复产,底线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
一、坚持政治思维,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版社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强化政治担当,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到防疫工作。
1.全面统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疫情发生后,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出版社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出版社疫情防控领导工作,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建立有效的联控联防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成立应急工作小组,着力解决住在桂子山校区的退休职工、困难职工的一些后勤保障问题;出台《出版社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出版社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全面落实,发挥支部的堡垒作用。各党支部、科室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制度和措施: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组织党员、员工学习中央、上级文件,特别是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防控知识,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防控的科学性和自觉性;依靠各支部、科室及时摸清并动态掌握员工(包括退休员工)所处地域、健康状况、实际困难等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准确信息;将员工公为退休员工、省内员工、省外与境外员工等几类,分别指定专人每天联系,督促遵守并落实防控规定、提醒注意事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突出重点,即“四类人”,成立党员突击队,为他们排忧解难;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大家科学防控,增强防控的坚定性。
3.全面参与,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1月25日,社党委向全体党员发出了公开信,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根据各自实际和条件,带头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之中。全社党员迅速“下沉”,他们或当起突击队队员、或下沉社区当起志愿者,或参加市区青年突击队,等等,带头冲在一线、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党员的示范作用。年过八旬的老党员尹均生,不顾年迈,以笔为枪,积极为抗疫鼓与呼;青年党员王中宝作为武汉市第一批志愿者,积极为医疗机构筹集、转运防控物资,鸿图公司支部的党员联合为高三毕业生的在线学习提供资料和咨询,等等。在党员的示范作用下,出版社一批青年员工也积极行动进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协助物资捐赠、为患者联系住院事宜、为市民送菜送药,主动为抗击疫情添一份力。青年员工李智不仅自己开车免费接送在一线抗疫医务工作者、当义工为老年公寓老人服务、当外卖小哥免费送餐等,更是作为首批参加疫苗志愿者顺利完成疫苗接种。正如我社青年员工杨扬在接受“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所言:“每一个人就像城市的一个细胞,渺小得肉眼看不到,却又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走出去,去一线用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
二、坚持系统思维,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总书记2月23日发表重要讲话后,出版社党委坚持系统思维,在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3月11日,出版社党委向学校党委提交了分期分批复工复产的请求报告,明确将工作重点由防控转向“两手抓”,即一手抓防控工作,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
为了系统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方面,切实做到“五个到位”,慎终如始抓好防控工作。一是明晰责任,确保防控机制到位。在出版社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与组织下,制定了《关于出版社疫情防控与分期分批复工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晰了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办公室、各支部(科室)、员工个人在疫情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中的责任;同时,对复工前、复工中和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活动也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全体员工按照上级规定和出版社的要求,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与分期分批复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分期分批复工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进行。二是摸准信息,确保员工排查到位。通过在疫情期间建立的职工疫情情况日报QQ群,每日了解并分析职工身体状况;通过建立的返汉微信群,随时了解外出职工返汉情况及身体状况。三是精心准备,确保设施物资到位。通过向社会募集、向学校申请和自行购买等多种方式,筹备防疫物资,确保物资储备量可以保证复工员工使用15天以上。四是专人负责,确保环境消杀到位。出版社值班人员坚持每天上午、下午两次对大楼各个公共区域,包括会议室、卫生间、走道、办公室进行常规消毒,确证不留消杀死角与盲区。五是严格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到位。严格落实出入出版社体温检测与登记制度、办公室定期通风与人员额定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另一方面,根据分期分批原则,有序推进复工复产。3月30日,武汉市洪山区防控指挥部现场考察后正式批准我社复工复产请求。我社复工复产前后分三批进行:从3月31日起,包括符合复工条件的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急需处理重大事项的关键岗位人员,第一批正式复工;从4月15日起,全社符合复工条件的人员采取轮流上班制,即每个办公室、科室每天确保一半的人员来办公室上班;从5月6日起,全社恢复正常上班。这种分期分期分批、循序渐进的复工复产方式,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客观上,有利于将复工复产所带来的防控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也有利于学校疫情防控和准备复学工作的大局。
三、坚持底线思维,努力从危机中寻找机遇
当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管理、全面复工复产后,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毫无疑问,疫情给所有出版企业都带来严重冲击,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出版企业受到冲击的程度与深度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一是越是疫情严重地区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因为疫情越重,则防控越严格,严控的时间越长,复工复产的时间也越晚。二是规模越小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深。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实力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三是数字出版能力越弱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重。完成数字出版转型的企业,利用网络,开拓数字市场,用数字出版的优势弥补传统出版的损失,甚至逆势发展。四是对传统线下销售方式依赖越重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书店关门,学生线上学习等等,意味着出版社传统的线下销售基本陷入停顿。而一些线上销售能力强的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销售的增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地处武汉高校校园、数字出版才刚刚起步、以传统销售为主的中小型出版社来说,上述情况与冲击是大家公认和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是冲击的全部,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期甚至疫情过后,我们还将承受因市场重新划分而导致原有市场丢失(永久性)、因数字出版突起而导致的行业重新洗牌等等更致命的冲击。可以说,与其他一些外省出版社相比,我们受到了冲击是多重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说,我们的出版社正处在巨大的“危机”之中。身处如此险境,面对如此危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后退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坚持底线思维,直面困难与挑战,从最坏的情况入手,争取最好的结果,积极从危险中寻找机遇与对策、化危为机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难;唯有不断地解决问题与难题,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面对这次疫情的冲击,我们付出了代价,但也有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它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清了出版行业的发展大势和我们自身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比如,选题面较窄、企业转型尚未完成、销售形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要说企业的发展,就是生存都会成问题。相反,如果我们认清了大势、找准了问题和短板,就等于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这就是我们从危机中看到的机遇。
四、坚持战略思维,化危为机谋划企业发展
谋划企业发展一定要立足长远,不能仅仅拘泥于疫情,要跳出疫情、从更广阔、更长远的视野看待危机并寻求化危为机的办法。
一是通过主动服务国家社会,充分挖掘政策资源。为应对这次疫情的冲击,党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文化企业的政策,比如税费减免,也推出了一些有关疫情防控的出版专项。这就是一种资源。我们出版社急国家之所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履行文化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满足社会急切的文化需求,彰显了出版人的“家国情怀”。在专项出版方面,针对疫情防控问题,2月初,中央和湖北省有关部门推出了专项出版项目,我们出版社克服重重困难,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并申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的6个项目,希望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资助。在主题出版方面,为配合国家决战扶贫攻坚和迎接建党100周年,我们出版社在3月上旬,组织申报了4个国家主题出版重大项目。在自选项目方面,针对疫情发生后、各级各类学校普遍进行网上教学的实际,为解决疫情期间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难题,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我们出版社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智慧学习与认知”团队于2月29日推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手册》(电子书)。该手册包含教师篇和学生篇两部分,内容涉及网络教学的准备、课堂管理与动机激励、学习评价、学生心理、互动与反馈、高效学习方法、焦虑与压力应对、自我学习管理等方面。手册出版后,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中国新闻报》还专门对此进行了报道。针对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问题,我们出版社推而广之,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上升到国家整体安全的层面,联合有关部门,以国家安全教育为题目,正在组织相关专家教授编辑国家安全教育教材。同时,我们也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启动了120周年校庆的出版工作。
二是通过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充分挖掘市场资源。如前所述,疫情暴露了传统线下营销方式的局限。为克服这一弱点,从1月底开始,我们出版社加大了在电商平台(如天猫、当当等)的营销宣传;4月中旬,经过认真筹备,我们又开辟了两个新的网络营销宣传阵地:抖音和快手。通过生动形象、接地气的宣传手段,主动推介我们的产品与作品。同时,我们还尝试开展“定制出版”,即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展定向、定量、定时的出版服务。
三是通过深化内部管理改革,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以“四定”(定编、定岗、定责、定薪)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社深化管理改革办法并着手实施,以推进出版社管理改革:按照产品线重新规划出版科室和经营范围,减少选题重复与内耗;按生产流程,重新设置生产、管理、服务岗位并确定岗位职责,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管理效益;按照“一线原则”,核定人员编制,配置人力资源,减少管理成本;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实绩,改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等。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锐意改革,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困难,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编辑:肖微
供稿:出版社
阅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