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带新,传经送宝
扶老帮幼,携手共进
——生科院开展“特色党日”暨“健全基层支部建设”活动
5月6日,生命科学学院分党委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了“以老带新传经验,交流互动促成长”为主题的“特色党日”暨“健全基层支部建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凸显“以老带新,传经送宝,扶老帮幼,携手共进”,达到规范基层组织换届程序、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动目的。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离退休党支部成员在内的全院72名党员参加。
此次活动由李兵副院长主持,李院长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全体党员同志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前期准备情况以及活动出台的背景。李院长介绍,在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近几年,我院新引进了不少青年人才,如何做好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何加强我院青年教师的团队建设,如何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成为影响院系发展的关键问题。我院分党委组织的此次活动,不仅仅是响应校党委“学校建设争先锋,创先争优作表率”的主题活动要求,更多的是发挥我院离退休党员教师的经验优势,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加速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此次活动是根据校党委组织部“特色党日活动”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开展的富有院系特色的基层党支部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深各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今后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好‘传-帮-带’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此次活动对已满97岁高龄的杨学荣老教授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我院动物生理学方面的资深老教授,杨学荣老人不顾天气的炎热,早早就起床准备一天行程所需的必需品。冒着30多度的高温,杨老先生坚持一个人上下楼梯,把辛亥革命博物馆的5个展厅走了个遍。看完了整个博物馆后,杨老先生激动地说:“看了展览,深深对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感到敬佩,对比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做出的英雄举动,我们这些老人更应该将我们的生活体验和科研方面的经验教训传递到我院的青年教师身上,他们是生科院前进的不懈动力,是生科院未来发展的希望。”杨学荣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更多地是使我们这些老人感受到了身上的些许压力,因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传-帮-带”工作做好,将我们的人生体验传授给更年轻的教师,让他们了解生科院的历史,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顺序,将学术传统更好地传递到年轻人身上”。
“从老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差距,我必须要更努力才行。”
2010年进校的金烨老师是参加此次活动最年轻的老师,按照“一帮一,一带一”的活动形式,她全程陪同一位80岁高龄的老教师参观展览。活动结束后,金烨老师动情的说,“我是从外校来生科院的,对我们生科院的历史传统和优秀的老教授知之甚少,经过此次一帮一活动,我充分感受到了老教授身上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他们的生命体验和学术传统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这些老人们的身上,我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我更应该努力,一方面传承我院老教授们的学术经验,另一方面,努力地搞好教书和科研工作,将生科院薪火相传的学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
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活动形式,使我院的青年教师和离退休老教授有了深切的接触,一方面通过新老教师面对面的接触沟通,使我院的学术传统得以继承;另一方面,通过此次帮扶活动,加深了老师之间的生活和学术交流,为院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而和谐的氛围,为生科院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应该进行更多类似的活动,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此次“以老带新、携手共进”主题活动是积极响应校党委组织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通知》的具体要求,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开展的基层党支部活动。为了开展的富有院系特色的“特色党日活动”及“强化基层建设年活动”,前期各党支部充分开展了准备工作。一方面按照学校党委组织部的要求,规范了党支部组织换届程序,保证各党支部按期换届,另一方面,通过此次“一帮一、一带一”活动,加深不同支部成员之间的了解,为选好训强党支部书记做好准备工作。
遗传与教学法党支部的任峰老师在活动后表示,希望更多地开展类似的活动,一方面加强各个党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为选出能力强、业务精、有学术造诣的党支部书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活动,将我院的离退休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老共产党员的政治觉悟来带动青年教职工党员,达到强化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的目的,真正做到支部名称规范、支部组织有序、支部活动常有的效果,更好地开展生科院特色党日暨“健全基层支部建设”活动。
据悉,此次“一帮一、一带一——离退休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联合活动”将成为生科院今后开展党支部活动和强化组织建设的常规项目,生科院分党委也将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和院系的实际情况,开展类似富有成效的组织活动。
阅读人数: